“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承担了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的多项重要任务,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这得益于哈医大始终重视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学科的建设”。3月18日至19日,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副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孙长颢就如何健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体系接受了黑龙江省多家九游「中国」官方网站专访。孙长颢介绍说,作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家级A类学科,始终秉承着“团结协作,敢为人先”的哈医大公卫人精神,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创新成果,实现了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建设,尤其是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体系的优势和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关乎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地区稳定的战略问题。孙长颢表示,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也取得了不同以往的发展和进步,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且投入不断增加,人群健康管理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此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严防死守、共克时艰,疫情的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在这场公共卫生灾难面前,仍然暴露出我国对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足、机构协调不畅、人才短缺等短板,凸显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鉴于当前体系改革的紧迫性,孙长颢建议,为提升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体系的统筹性、战略规划性和协调性,要成立疾病预防控制局,直属于国务院,有独立的行政权、决策权,内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战略研究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以及科学研究所四个机构,即建立由战略规划、人才储备和科学研究做支撑的新型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保障公众健康与健康公平,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确保社会稳定与发展。
孙长颢呼吁,要基于“以人的健康权益为核心”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厘清现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内涵以及新时期赋予的使命,建立战略研究院,要把握国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方向,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开创性研究,加强循证决策。同时,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从战略角度整合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管理等学科,把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靶向问题;在新的体系下,疾病控制机构要集中精力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加强健康管理与健康监测,利用健康大数据,开展传染病、地方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的监测与评价,同时,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准备和应对,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置和应急处理,并为国家和地方制定公共卫生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人才短缺问题,孙长颢进一步强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反映出,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过硬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公共卫生防疫人才严重短缺,应急知识和应对能力不足,因此加强人才培训与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他提到,一定要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个体系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进一步开展人才培养,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人才的实践技能。注重人才的毕业后教育,对专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人才储备。此外,要加强公共卫生整体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制定严格的专业人才准入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公共卫生专业队伍;今年我省实施的“头雁计划”就是一场及时雨,为我省吸引和留住了一批优秀人才,也为我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库”储备。
孙长颢最后强调,新时代赋予了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的新的使命,建立新型的国家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体系,解决该领域方向性和系统性问题,让公共卫生领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非常重要且迫在眉睫。